97小说网

第356章 突来的伏击 (第1/3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风流大宋),接着再看更方便。

踌躇满志的李乾明自认为熟读兵书,只是感慨生不逢时,错过了李常杰当年所遇到的那场机遇,否则,大越国第一战神的头衔一定会落在他的头上。

廷议结束之后,他便反复以“兵贵神速”为理由,催着何尚书加快给他调兵遣将。

在首批的三千御林军到位之后,他便立即任命自己最信赖的侯府管军阮天为先锋大将,带领这三千人,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打探一下宋军水师的虚实。

阮天虽然是李乾明的私军大将,但在之前也曾经在广源州亲自策划过好几次的蓄意挑衅,结果他所遇到的宋军,虽然号称都是广南西路的当地禁军,但是就连点兵列阵相抗之事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没有哪次不是望风而退,事后连个发函质问的事情都不敢做。

而那些被他们许以高官的当地蛮族在过来时,提起大宋禁军也是一脸的不屑,声称他们的蛮兵对上宋兵,至少是一个挑二个,绝无败绩。

因此,阮天在拿到了兵部调集过来的这三千名京城精锐士卒之后,信心更是百倍,在接过李乾明的兵符之后,慷慨激昂地表示:“属下就率领这虎贲之师,直捣河口。料想那批宋贼不过是仗着船高水急,趁乱偷营,让他们侥幸得了手。只待我这王师开到,那小小的河口水寨,指日可下。侯爷还是作好从陆地再攻邕州、钦州的准备。屇时,属下便带上重新整顿后的水师船只,尾随宋贼败军,从钦江进行会合!”

“好气魄!好思路!”李乾明拍手称快,不愧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将,如此清晰无比的作战思路,正与他这次派阮天领先锋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李常杰坚持要他等到先前吃了败仗、丢了水营的陈皓到来时再出发,这也是国主应允了的事,他没有办法,只能在昇龙府等着陈皓率剩余的舰队从白藤江上更北的支流绕道过来。

按照李乾明的情报显示,大宋的广南两路,近期都没有任何调兵的迹象,就连本地禁军也都在原位。这些年的经验也让他们知道:大宋这头猛兽也只是看起来唬人,因为它们的朝廷在万里之外的东京汴梁,地方军队的一举一动,都需要等待朝廷里的具体指示,真正要出兵攻打他们的话,没有个半年八个月,是没法完成调动与准备的。

那么这就说明:攻占河口两处水营的,就只是那个所谓的东南海事院的水师部队,而水师不堪陆战,便是此时的定律。

而宋军在占领了两处水营后,又没有急于溯江攻来,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他认为对手兵力不足、战力不堪的判断。

所以,李乾明心里透亮,急着让阮天率领这三千的先锋部队先行出发,实际上他也觉得,这三千部队,足够可以将宋军赶出大越营寨了。

而正因为宋军的这次不冷静攻击,也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可以再次针对邕、钦二州开始兴师问罪,从而正式将边境线再次向北、向东推进,最好能够完整地吞并一两个州,由此证明他李乾明才是超越李常杰、是威震这中夏之地的大越国真正的战神!

率领先锋部队的阮天,之前还曾经率军参加过平定西部牛吼蛮的战斗,在他看来,广南西路境内的蛮部战力弱于牛吼蛮,然后宋朝禁军又弱于宋蛮,宋朝水师再弱于禁军。

于是,在他的眼中,这次东征便应该是他一战成名的最佳机会了!

在领完任务之后,他便派人给沿途驿站传去了消息,吩咐这些驿站做好沿途接应的诸多准备工作,然后这三千御林军开始迅速整队、准备辎重、祷告天地、宣誓出师,继而信心百倍地从昇龙府开拔东去,妥妥的一支王师强军的面貌!

昇龙府至长州水营有一条整修完好的驿道,全长约四百三十里。因为是先锋部队,兵部把京城里约一半的骑兵共计五百名尽数都派给了阮天。所以阮天便让这五百骑兵打头阵,自己率领其余的两千五百人,从后面行军跟上。

当然这五百骑兵的概念不要说与北辽、西夏的相比,就算是西军的骑兵也无法相提并论,只不过前进速度比普通步兵脚力强些,所以他们的作用也就是利用马匹先行到达下一座适合休整的驿站,提前准备扎营等事,便等着后军汇合。然后下面再如此提前行动而已。

所以,也正是在这支“打前站”的骑兵的催促之下,从昇龙府过来的驿站都不敢大意,一路加速递送的信息,在到达距离海东水营的最后一个大型驿站时,足足提早了三天,从而让方十三他们好歹也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面对三千先锋军,这十一个人并没有太多的慌张与担忧,因为在他们进入训练的第一天起,亲任教官的赵驷就告诉他们:打仗,从来就与人数无关,如果是那样的话,战场上直接清点双方人数,然后宣布人数多的一方获胜好了!

赵驷首先给他们建立了一个“有效战力输出”的概念:无论一方有多少士兵,都有一个能够直接与敌军交手的人数,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排的人数,因为只有这排可以对敌人形成最直接的打击。善于布阵的将军,在兵力占优的时候,尽可能扩大第一排的人数,以突出自己“以多打少”的优势;而在人数偏少时,就要利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请叫我十里坡剑神 大明第一败家子 千古神剑 私婚之Boss的VIP老婆 天玄烽烟录 乾坤杂货店 一刀的咒术法则 漫步于电影世界 日娱幻想 云落流霞映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