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226章 晋国成立 (第1/3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幽默化三国演义),接着再看更方便。

晋军攻占了牛渚,深入吴国领土。

王濬派人送回捷报,晋主炎乐得合不拢嘴。

贾充却泼了一盆冷水:“咱们的士兵在外头累坏了,水土不服,容易生病。应该叫他们回来,再做打算。”

张华不同意:“现在大军已经打进敌人老巢,吴国人都吓破了胆,一个月内肯定能抓住孙皓。如果轻易撤退,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多可惜啊!”

晋主还没开口,贾充就怒斥张华:

“你不懂天时地利,还想抢功劳,让士兵们受苦,就算砍了你也难平民愤!”

司马炎赶紧打圆场:“这是我的意思,张华只是和我想法一样,别吵了!”

这时,杜预的急件到了。

晋主一看,也是催着要进攻。

于是不再犹豫,下令继续进攻。

王濬等人接到命令,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吴国人看见旗子就投降了。

吴主孙皓吓得脸色发白。

大臣们说:“北方的军队越来越近,江南的军民都不战而降,怎么办?”

孙皓还嘴硬:“为什么不打?”

大家说:“都是岑昏害的,请陛下杀了他。我们出城决一死战。”

孙皓不信邪:“一个小太监能误国?”

大家急了:“陛下难道忘了蜀国的黄皓吗?”

于是不等吴主下令,一起冲进宫里,把岑昏撕成碎片,生吞活剥了。

陶濬上奏说:“我的战船都太小了,希望能有两万士兵乘坐大船去作战,这样就能轻松打败敌人。”

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调拨御林军给陶濬,让他在上游迎战敌人。

前将军张象率领水军顺流而下,迎接敌军。

他们正行进时,突然刮起了猛烈的西北风,吴军的旗帜都被吹得直立起来,士兵们不肯下船,四处逃散,只剩下张象和几十名士兵等待敌人。

晋将王濬扬起风帆,驶过三山,船师说:

“风浪太大,船无法前行,等风小一点再走吧。”

王濬大怒,拔出剑来呵斥道:

“我现在就要攻取石头城,怎么能停下来!”

于是擂鼓前进。

吴将张象带着部下投降。王濬说:“如果是真的投降,就为我去立功。”

张象回到自己的船上,直接驶到石头城下,叫开城门,让晋兵进入。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了,想要自刎。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上奏说:

“陛下为什么不效仿安乐公刘禅呢?”

孙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也用车拉着棺材自缚起来,率领文武百官向王濬投降。

王濬解开他的绑缚,烧掉他的棺材,用国王的礼节对待他。

后来有人写诗曰:

晋舟西航益州去,金陵王道渐隐没。

锁链千寻沉水底,石城轻展顺风旗。

世间多少伤怀事,唯有山川永枕流。

四海为家终有日,古垒秋声芦荻幽。

东吴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县,户口五十二万三千,官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全都归了大晋。

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廪。

陶濬的兵不战自溃,琅邪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兵都到了,看到王濬成了大功,心中都很高兴。

杜预也到了,大犒三军,开仓赈济吴民。于是吴民安堵。

只有建平太守吾彦,拒城不下。闻吴亡,乃降。王濬上表报捷。

朝廷闻吴已平,君臣皆贺,上寿。

晋主执杯流涕说:“这是羊太傅之功啊,可惜他没能看到!”

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向南而哭说:

“以前讨逆壮年时,以一校尉创立基业,现在孙皓却把江南给丢了!‘天啊,这是谁干的啊!’”

却说王濬归来,带着吴主皓去洛阳见皇帝。

孙皓一上殿就跪下磕头,晋皇帝笑着说:

“这座位我可是给你留了好久了。”

孙皓机智回应:“我在南方也给你留了个座。”

晋皇帝大笑,贾充好奇地问孙皓:

“听说你在南方喜欢挖人眼睛、剥人脸皮?”

孙皓淡定回答:“那些想篡位或者不忠的家伙,就得这么治。”

贾充尴尬地闭嘴了。

晋皇帝大方地封赏了皓和他的子孙,还提拔了王濬,其他人也各有赏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的故事犹如一出大戏,终归落幕于晋朝的司马炎之手。

这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似乎都遵循着一种“聚散离合”的规律。

而那些曾经的霸主们,刘禅、曹奂、孙皓,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结局,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后来有人写诗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掌清 武道仙涂 天后小军妻 嘉天纪 修真强少在都市 嫁给残疾首辅后,我靠空间养崽崽 海贼王之强化果实 华娱之终极通告 至尊红颜榜 贤妃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