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九十九章 且将富贵好还乡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宋天子门生),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马光与沈耘的谈论一直到了深夜。若非时间不早,大有拉着沈耘一直聊到天黑的程度。

回到客栈的时候,当赵文清几人得知今日邀请沈耘前去的,居然是司马光的时候,一个个口中忍不住赞叹起来。

“沈兄,依我看,便是那状元郎叶祖洽,也未必有你这般受朝中诸公青睐。料想不日授官,沈兄必然会被留在京中,于馆阁中做个校书之类。”

大宋的官制,官员有官、职、差遣三个部分。一般来说,馆阁中的职缺,都属于职。俸禄是不高的,但是架不住身份高贵。何况皇帝也会隔三差五过来,指不定哪一天被看到自己的才学,就会授予高官。

沈耘这些新科进士之所以逗留在京师,并非恋栈汴梁风景。京中自然繁华,然而没有钱,对沈耘他们这群人来说,还不如老家窝着实在。之所以逗留至今,完全是等待吏部授官,然后在获得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回家省亲一趟。

而先前沈耘在朝堂搅起风云,于赵文清几人而言,那绝对是厉害的紧了。尤其是得到司马光这等人物的接见,再加上典在圣心,难保不会获得与一甲前世一样的待遇。

谁不想做官做的高一点。

但是在京中,似他这等新科进士也不过就是给别人打杂。何况如今新旧党政的大戏刚刚拉开帷幕,沈耘虽然这些天也梳理了一番朝中的关系脉络,但以现在的身份,贸然闯进去,只会让自己瞬间粉身碎骨。

与其如此,还不如到了地方,用自己心中所想,切实地造福一地百姓。

因此任由几人羡慕,沈耘却一脸淡然地说道:“此事切勿再提。即便是我蒙恩特拔,只怕日子也不会好过。那些言官的嘴,当年可是将文相公都骂的自请罢相。我一介小小进士,根本顶不住人家一份弹章。”

当年仁宗朝,文彦博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某一月有个姓张的官员接连特拔,从一介七品小官升到了三品。当然也并非这张姓官员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而是这位有个侄女,是仁宗的贵妃。本来这点事情,大家相互理解一下也就过了。

可是御史言官们可不放过啊。这些专门架着炮筒子等候皇帝和百官犯错,有时候没事都能找事的家伙,怎么能轻易放过批驳仁宗的机会。

一时间仁宗被弄得下不来台。

作为宰相,文彦博自然要替仁宗说两句——当然,纯粹是逢场作戏。然而等到他发话,一干御史言官拿出早就写好的弹章,弹劾文彦博尸位素餐。然后,就算是仁宗不同意,面对汹涌的朝堂弹劾,文彦博到最后还是自请罢相。

沈耘当日享受了天家赐予的夸官,这已经是极为特殊的恩泽了,如果还想乘机得到点什么好处,那只能说,妄想。

别看柜坊的制度获得了新旧两党的认同,但是那些个御史却盯上了沈耘以区区新科进士贸然上言。这几天要不是赵顼压着,只怕沈耘早就被那些家伙给骂成了筛子。

遍观大宋一朝,愤青多,黑子更多。沈耘可不想以身上这几两肉和那群家伙较量。

时间转眼便来到了四月下旬。等候了整整一个月,吏部流内铨终于将新科进士的去向划定。沈耘这些人倒是幸运,每个人年龄都超过了二十岁,因此得了官,就能够立即接受差遣。有些年岁小的,自然只能在京中各部做些打杂的事情。

赵顼是比较看重沈耘的,然而授官,尤其是沈耘初入仕途,这都是吏部掌管,即便他这个皇帝权术不错,却依旧插不上手。当吏部将差遣的名单呈送到他的面前时,赵顼一下子愣住了。

“沈耘这等人才,朕本欲留他在京中备问。碍于铨选,朕不曾插手。你等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居然将他送到这么危险的地方去?陈相,你说说,岂有此理.?”看得出来,赵顼出离愤怒了。一甲这么多人,居然只有沈耘去了最不该去的地方。

作为吏部尚书,曾公亮此时一脸淡然:“陛下且息怒,此事是老臣吩咐的。沈生柜坊之法,固然颇为精妙。然札子中已然将所有问题言明,如今要务,在召集人手铺设柜坊。于陛下而言,就算是有什么疑问,亦可差人前往询问。而沈耘如今资历尚浅,不适合留在京中。”

曾公亮对于新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但是对于沈耘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几日听司马光也多有赞叹,然而就算出现沈耘这么一个好苗子,将青苗法的事情做了个了结。可是青苗法之外还有别的新法,新旧党政依旧在继续,两方互相攻讦也在继续。

这段时间中书省处理过的弹劾沈耘的札子也不在少数。

与其让这么一个年轻有为的后辈在前边顶雷,还不如放到外边去历练一番。如果能够做出一番政绩来,到时候再学当年王安石之故事,磨勘结束,一道诏书直接召回京城入馆职。之后升任朝官,从此一路坦途。

曾公亮老了,所以对于后辈的提携,也变得越发谨慎。

听了曾公亮的解释,赵顼沉默了。随即幽幽叹了口气,摇摇头:“罢了罢了,便由得你们决断好了。”说完这句话,也不再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贪财萌妃:王爷打包带走 炮灰逆袭守则 猖狂庶女,邪王私宠小医妃 帝女江山 猫妃入怀:邪王宠妻请节制 时空的继承人 柳鸢 抗战之无双战将 九天途 皇家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