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二十四章 坐而论道 (第1/3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斗角),接着再看更方便。

舒坦惬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间距我正式入职国子监已然过了一月有余。

在这一个月里,大魏朝堂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大魏突然遣使访蜀,要求蜀国归还昔年夺取的陇右诸郡,并对大魏称臣纳贡。

对于这种近乎羞辱的要求蜀国自然是不肯答应,非但如此,蜀国皇帝一怒之下还把大魏的使节给拘禁了起来。得此消息后皇帝陛下顿时龙颜震怒,随即颁下旨意不日出兵伐蜀。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魏自与齐国和谈后本就有意兴兵伐蜀,意图打破当今天下的现有格局。

此次打着所谓“收复失地”的名号出兵,无非也只是为了出师有名罢了。

这不,单说那魏使口中所提出的“归还”二字,用的就极为欠妥。

虽说昔年蜀国趁梁国局势动荡之际出其不意地夺了陇右诸郡。

但是从法理上来说,陇右诸郡原先本就属于梁国,与代梁自立的大魏又有什么干系呢?即便是要收复失地,怎么也轮不到“以下篡上”“得国不正”的大魏来提出吧。

可现而今毕竟是乱世,似这等强取豪夺的行径对诸国百姓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了,甚至于大魏能愿意处心积虑地找个由头来攻伐蜀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已经可以算是相当“讲理”了。

第二件事则是近些日子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三皇子遇刺大案有了结果,据刑部对内发出的通牒所言,此案已经坐实乃梁国余孽所为,一干涉案乱党也已尽数斩首。

当然,这也是身处大魏朝局才能知晓的情况,对外朝廷并没有公布三皇子遇刺的消息,只说是某高官之子遇袭罢了。

这也不奇怪,皇子遇刺终究是太过惊世骇俗,如若大肆宣扬很容易激起舆情,造成百姓恐慌,从而动摇国本。

对我来说,相比起大魏伐蜀,我对这桩某逆大案显然还是要更上心一些。

毕竟此事与我有莫大牵连,若不是无意间身处局中,想来我此刻还在青旗酒肆之内端茶递水呢。

这一月之间,对于此案的种种幕后秘辛朝堂之上一直众说纷纭,我也曾私下汇总过有关情报,但奈何各方消息驳杂无序,我始终还是无法进一步分析出个原由来。

此番刑部的通牒一出,总算是给了朝廷一个交代,也暂时堵上了悠悠众口。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心存疑虑的。

一来是此案结案的时机太过蹊跷,陛下前脚刚下旨备战,后脚此案便有了结果,要知道在此之前,三法司从未发布过相关案情进展,如此一来很容易给人一种是为了安定人心,才将此案草草了结之感。

二来是将刺杀归结于前朝乱党实在是有些难以服众,大魏立国三十余载,对前朝贵族的安抚政策执行得向来很好,从前鲜有听闻乱党作乱之事,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在民间的烧杀劫掠罢了,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怎么这会儿偏在大魏与齐国和谈期间出了这档子事呢?

我也曾将心中疑虑与袁先生进行过探讨,不过他老人家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说帝心如渊,陛下自有安排,让我莫要妄自揣测。

当然,以我现在身处的阶层,这两件事实在都太过遥远了,因此我也懒得将心思继续放在上边,索性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躲在国子监过起了清闲的日子。

———————————————————————————————————————

助教,作为国子监内最底层的官职,其职责无外乎是诸如协助众位讲师准备教案、管理学员入学登记等琐碎之事,但由于国子监内学子众多,因此工作也不可谓不繁重。

原先我还有些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好在袁先生看上去并无意让我参与课业之事,整日里除了与我聊聊国事之外便就只是让我整理整理藏书。

如此一来,这些日子我便相当于什么事都没干,大半时间不是在院中闲逛便是躲在藏书阁内翻书解闷。

这一日,我如往常一般待在藏书阁内翻看着兵书,心中想着下午找个机会溜出去,回青旗酒肆和王管事叙叙旧,谁知袁先生突然派人将我唤去了书房,说是有人特意想见见我这个袁先生的“得意门生”。

待我来到袁先生的书房之时,只见先生此时正与一位体态健硕的老者对弈,见我来了,先生只是微微一笑,又将注意力转回到了面前黑白交错的棋盘之上。

我不敢打扰他们,便束手站在一旁,安静地观摩起战局来。

虽说我对围棋之道不甚了解,无法从棋子的走势分清二人此时战况,不过单看魁梧老者那凝重的神情,便知自家先生已然是占了上风。

过了片刻,局势渐渐明朗了起来,随着先生落下一子,魁梧老人的一条黑龙刹那间被白子困于当场,左突右闪逃脱不得。

双方又下了几合,终于,魁梧老人在一阵长考后哀叹一声,将手中黑子轻轻一抛,算是投子认输了。

那老者盯着七零八落的棋盘沉吟良久,随后颇为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至尊鸣鸿 重生之对不起我爱你 妖族月老 有女不寻常 爱丽丝波特与魔瑰灯 脚尖流年 御赐皇女:夫君太倾城 流氓女帝的倒追路 综漫之修罗临世 修道在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