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五十五章 偶遇玄奘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重生之李治),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安,渭水河边,李治为魏王李泰送行,李泰说:“上次你为了我,被张行成逼离长安,不得不前往晋阳。我还说欠你一个人情,肯定会还你的。现在,我也被逼离长安,不得不前往封地,走之前,四哥我举荐你为太子,这个人情可是还你了,人生就是如此有趣,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李治说:“多谢四哥率先举荐。不过,我希望以后四哥能够放下心中怨恨,开开心心过每一天。大哥离开时,我劝解过大哥,大哥放下了对你的怨恨,去过他自己想过的生活了,我希望四哥也能如此。”

李泰羞愧的说:“我对不起大哥,以后有时间,我会找大哥道歉的。可是要我放弃对李恪等人的仇恨,这怎么可能?他们把我当猴耍了整整二十年。”

李治接着劝道:“四哥,放下越多,才能拥有越多。如果心中只有怨恨,那么四哥心中如何能再容得下快乐、幸福呢?只有松开双手,才能去拥抱整个世界。”

李泰说道:“九弟,我明白你的一片苦心,我尽力试试吧。”

临别时,李治送给李泰一首《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写的是农夫插秧的时候,弯着腰,手拿青秧,往田地里插,由于是低着头,所以才能看到水中的蓝天,心情平和,与道相和,只有一步一步倒着插秧才能把秧插好。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希望李泰能够心情平和,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泰离开后,突然,一位僧人走了过来,对着李治行礼说:“贫僧玄奘,今日,我见施主所言,都深有佛理,一时兴起,希望邀请施主一坐如何?”

“玄奘?这位僧人竟然是跋涉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天竺那烂陀寺,学习佛法的玄奘,西游记里面的唐僧的原型人物唐玄奘?”李治惊呆了。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历尽沧桑、气质随和的唐玄奘。片刻后,李治对着僧人行礼说:“李治拜见玄奘大师。没想到,今日竟然偶遇玄奘大师,真是三生有幸啊。”玄奘也没想到这位深通佛理的年轻人,竟然是大唐刚刚上位的太子。

于是,两人相约前往长安城内的弘福寺。分宾主落座后,玄奘就问李治对于佛法的感悟,李治无奈,之后拿出了后世著名的那两首诗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首是北禅宗创始人神秀大师的: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意思为:众生的身体都是菩提树,

众生的心灵就像明亮的台镜,

时时刻刻通过佛法的日常修行,

不断用佛法擦拭,

才不会让尘埃蒙蔽了自身的佛性。

一首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意思为:神秀大师上面说的都是空的,虚幻的,菩提树,明镜台都是不存在的,那么怎么会惹尘埃呢?众生每个人都是佛,都有佛性,只需要保持、放大自身的佛性,顿修顿悟就好,为什么要时时刻刻用佛法擦拭、限制呢?

李治说完后,玄奘对李治行礼说:“太子是有大佛缘的人。”接着玄奘又说:“太子深通佛理,不知太子这一生准备如何去做呢?”

李治回答:““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那太子是想做有作为的一个人,可是前隋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事也不少,可是却是乱作为,不知太子打算如何避免?”玄奘问道。

李治回答:“五谷百草能梳理生命,但服食不应时却可以导致百病;人的行动可以与万物和谐,若不应时而动,该收获却播种,该播种却休息,则要伤及万物;时机之重要,非但要认准它,而且要立即抓住它,此谓应时而动。早之太过,迟之不及。所以,要善于“守时”。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做适当的事。杨广错在不守时,我希望我能引以为戒,能够避免。”

玄奘夸奖道:“太子有大慧根,大智慧。我现在有位好友,想见一下太子,不知太子可否见一下?”

李治却站了起来说:“来人,我已猜出是谁?相见不如不见。李治告辞。”

玄奘也站了起来,对着李治说道:“如果太子不想见,那就不见!如今我有两本书赠与殿下,这两本书是天竺那烂陀寺主持所赠,希望殿下能够背诵,日后定可以为殿下带来福运,使殿下遇难成祥的。”

李治接过了玄奘递过来的两本书。一本是佛经《大圆满》,一本是《格萨尔王传》,很奇妙的一本书,讲述的是格萨尔王打败妖魔鬼怪的故事。两本书都让李治很莫名其妙,不过毕竟是高僧玄奘所赠,自己就接受了。之后李治就向玄奘行礼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战国之最强忍者 都市兽皇 鬼事人差 战意无双系统 相媚好 杂草的自我修养 抗日之超级兵王 小小炼宝师 重生之汉末一统 染指天下:宠魅小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