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28、 眼光 (第1/3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刘秀君临天下),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邓晨早就看好刘秀了。

经过多年的细心观察,在邓晨眼里,刘秀不仅有学问、很勤劳,而且有胆识、有抱负,适应能力强,待人处事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是个完全可以信赖、能够干成大事的人。

每每想到这里,邓晨脑海里就不由得浮现出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有一次,邓晨与刘秀一道乘车外出,在路上遇到朝廷的使者。

按照时下的交通规矩,他俩应该下车,回避让路。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碰巧,这个使者很在意这个,见状十分恼火,咆哮着辱骂、呵斥他俩。

刘秀灵机一动,辩称自己是临近江夏郡的干部,邓晨是一位侯国丞,正忙着有紧急公务要办。

哪知使者偏偏当真,认为二人是冒充国家干部,着人要带走他俩治罪。

正在这个关头,时任新野县宰来了。他本来认识邓晨,就替二人求情,才使他俩免去一场灾难。

这件事给邓晨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刘秀终非池中之物,只要和他在一起,即使有天大的麻烦,也总能逢凶化吉。

后来,邓晨追随这个内弟起兵反莽,南征北战,安邦治国,一生无悔。

眼前,刘秀在邓晨这儿躲了一阵子,龙游浅滩遭虾戏的事儿发生了。

这时天下虽然乱了,有的地方干部还是讲究守土有责的。这些有责任心的干部认为,江山姓什么那是朝廷的事,而无论江山姓什么,自己为官一任的首要职责就是保境安民。

现任新野县宰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他也这么做了:关系人刘縯的弟弟刘秀铐拿入狱!

新野与蔡阳同属一郡,刘秀如果真想躲风,是可以跑得更远一些的。

也许他心里没鬼吧,跑到新野也没有闲着,不光公开做生意,还大摇大摆的在各种场合露面。

他这样,似乎有点儿欺负官府无人。

由于眼下治安太差,所谓“寇盗蜂起”,地方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加大力度维护治安、严办案件。

拘捕刘秀,目的是为了查办刘縯。

刘縯早就心怀光复汉室之志,目前已是南阳豪强的领军人物,也是一些新莽干部的眼中钉。

他仗义疏财、好侠养士,宾客朋友中免不了有人干些“小盗”的勾当。

看到三弟蒙难,刘縯一面想方设法营救,一面迅速在家乡加快筹备举兵的步伐。

邓晨也很着急,动用一切力量营救内弟。

刘秀在狱中,很是吃了一些苦头。

新野县宰想来个枪打出头鸟,拿刘秀兄弟开刀,看能不能挖出几个大案来,安排下去:一定要好好折磨刘秀。

那时的多数衙门就是这个德行:打官司的有理没钱也不行,进大狱的不论青红皂白先让你脱一层皮再说。

不过,如果真的有钱和拳头砸过来了,衙门也很乖、很听话。

刘秀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还经常饿得头昏眼花。

这时,新野县衙的一个机关干部(市吏)名叫樊晔,在关键时候帮了他一把。

樊晔是新野本地人,在县衙上班、在县尉手下办案。他办案公正、严谨,在县里是出了名的。

他与刘秀素不相识,但对刘縯兄弟为人处事的名望多有耳闻,很是钦佩。

现在,樊干部看县里为了一起治安案子拿刘秀这个互不相干的人过不去,心里颇不以为然。

有一天,狱中正是樊晔值班。

在狭窄、潮湿、昏暗的牢房里,刘秀饿得奄奄一息。

他瘫在地上,望着天花板发愣。

我曾经无忧无虑,曾经秉烛苦读,曾经土里刨食,曾经奔走四方。

我曾经心怀天下,曾经指点江山,曾经韬光养晦,曾经豪情万丈!

今天,我的人生画卷刚刚展开,我的宏图大业尚未开始,我决不能倒下!

现在,我饿,我想吃饭。

这时,樊晔走了过来,瞅瞅近处没有人,偷偷地将一盒饼儿送给刘秀。

俗语说,饿了给一口,强过饱了给一斗。

有的史家说这块饼儿救了刘秀一命。这可能有点儿夸张,但多少也有点儿道理。

因为,刘秀确实快要饿死了。

由于这个事儿离今天太远(快2000年了),我既不是樊晔的同事,也不是刘秀的狱友,无法知道假如没有这块饼儿刘秀会不会饿死。但完全可以断定,这块饼儿至少救了刘秀一难!

如此大恩,刘秀没齿难忘。

多年后,刘秀打下了江山登基称帝,仍然念念不忘樊晔的一饼之恩。

为了报答樊晔,刘秀先后封他做侍御史、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郡都尉,后又提拔重用他做扬州(治今安徽和县)牧、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太守,成为封疆大吏。

侍御史秩禄600石,都尉比2000石,州牧、太守则2000石,眼看樊干部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一国二相 抗日之超级兵王 全球冰封:狂花十亿美金,我打造最强安全屋 豪门养女:恶魔弟弟别碰我 绝色倾城:祸水妖夫太难缠 抗战之正规部队 蛮妻难宠,王爷请下堂 民国大文豪 十王一妃 国色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