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50章 宿命:伏击坂田联队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魔法世界的道士),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地仿制的盒子炮,不是说没有精品,例如晋造盒子炮,算是国内产的小精品了,不过晋造的盒子炮口径是11.43毫米的,外号大眼盒子。也有一些工匠和工厂,根据不同的枪管口径,造了9毫米或者其它口径的盒子炮。

子弹口径不能统一对作战部队实在是太麻烦了。中国此时的武器口径偏偏还是一个万国造的状态。那对后勤人员简直是噩梦一般。

所以李云龙才会给主力部队全部装备三八大盖,这种子弹从小鬼子那里很好缴获的,平均打死一个小鬼子就能缴获两位数的6.5毫米步枪弹。如果能打一次小鬼子的后勤部队,缴获将会更多。

鬼子来之前,李云龙已经得到情报,这一次鬼子是坂田联队在前面开路,中间是鬼子的炮兵大队,后面是鬼子的辎重部队。

相对于鬼子的步兵联队,自然是炮兵和辎重部队更好吃一些,油水也更多。

考虑到鬼子的行军队形,以及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地雷和炸药,李云龙大胆的决定,给鬼子的前头部队也就是坂田联队用地雷和炸药来一个热烈欢迎,至于主力的一营收拾鬼子的辎重部队。

而李云龙会带着特战队,收拾鬼子的炮兵。

当坂田联队来到新一团设伏的三角湾,突然一连串的巨响,众多的鬼子零件都被炸上了天。

这是李云龙给坂田联队布置的蝎子连环雷被踩响了。八路在多年的战争中,已经把地雷玩出花来了。

踩中引爆器的那个鬼子排头兵倒没什么事,反而是他身后,延绵五里三百颗反步兵地雷,以及每颗反步兵地雷上的一公斤炸药,共计三百公斤炸药连同三百颗地雷一起爆炸。

坂田联队的队伍瞬间被炸的七零八落——这七零八落的都是鬼子身上的零件。

就连坂田联队的联队长阪田也坐了土飞机,被炸到天上后活活震死,落地成为一滩肉泥。

不管怎么说,李云龙和这个阪田联队长还是有些缘分的——怎么也要死在李云龙手里才甘心。

坂田联队小四千人,在这一次连环爆炸当中当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两千多人,基本没有鬼子不受伤的,连环爆炸过后还能拿起武器寻找敌人的也就不到一千人的鬼子轻伤员。

而此时,听到前方连环爆炸的声响,一营和特战队已经从埋伏的丘陵处杀出来,狙击手和神枪手先找鬼子的军官和军曹射击,通用机枪组开始火力压制鬼子的掷弹筒和机枪。

尤其是特战队,就算不是神枪手的,因为短时间内拿子弹也都喂成了神枪手。而且武功高的人本来学习能力就要更快一些,况且特战队成员个个都是内家高手且还都是老兵,对身体的操控能力和手的稳定性,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特战队的机枪组是一个三点射一二个鬼子倒下,其他的步枪手也是一枪一个鬼子的打。

炮兵大队中鬼子剩余的军官和军曹,只会拿着指挥刀大喊:“杀给给!”

因为在鬼子的步兵操典中,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敌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冲锋。现在虽然被打埋伏后包围了,不过这样让对方打,连建立炮位的机会都没有,更没办法发挥火力优势。先冲一下,将对方的火力压制住,给炮兵留下建立炮兵阵地的时间,未必不是好主意。

只是鬼子的军官们想的是很好,底下的鬼子士兵也义无反顾的端着三八大盖冲了上去,虽然冲锋路上死伤上百人,不过按照小鬼子的经验,既然冲上去了拿刺刀战肯定能赢。

历史上,中国在旧社会时期一直不重视刺刀战,从鸦片战争开始,虽然清兵们用落后的火炮火枪和洋人对射,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仍然能坚守阵地,但是最后直到洋人派出肉搏部队之后,距离清军三十米开枪射击(这是排队枪毙战术的经典战法),然后一拥而上的拼刺刀,结果往往就会造成清军的崩溃。

拼刺刀和火器对射不同,刺刀战需要及其坚定地意志。如果刺刀战的双方意志一样坚定的话,伤亡几乎是一比一。没有什么花俏可言。这其实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

戚继光也在兵书说过,打仗就是对方群枪刺来,我方群枪刺去,谁先崩溃谁就输了,毕竟逃跑的时候,是把背后留给敌人的。谁背后也没长眼,躲不开的,慢其他人半步就是死。

不过李云龙的特战队才七十多人,才不会和鬼子硬拼呢,见到冲锋的鬼子距离伏击阵地已经在百米,特战队员们纷纷放下步枪,一人拿出两支盒子炮,偏转九十度后“啪啪啪啪啪”接连开火。

盒子炮作为一款经典的自动手枪,其实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开枪的时候抛弹壳的时候容易抛到脸上烫伤自己,第二个缺点是连发开枪的时候,枪口跳动的比较厉害,理论上连发时从第二发就打到天上去了。

不过架不住中国人太聪明,想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把盒子炮偏转九十度然后连发开火。枪身偏转九十度后,子弹壳自然就抛到一边去了,虽然枪口在连发时还会跳动,但现在是左右跳动,子弹最终还是会打向正面的敌人。

中国大量装备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原神后魈自愿和我回家 神奇宝贝琰旅 今日仵作值班 漫威:来和老爹学魔法? 玫瑰白塔 反派逆袭白莲[快穿] 崩坏,芽衣小姐今天又深陷修罗场 女扮男装:倾王殿下绝世无双 异史山人说聊斋 银河纷争:我重现人类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