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十八章:怨怨相报何时了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汉朝在线),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开始恢复每天两更,大家多多支持一下,收藏,鲜花。。。。。。。

--------------------------------------------------

(4) 怨怨相报何时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怨怨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抿恩仇。这是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对个人恩怨的一种释解。

张耳和陈余的事前面已说过了。他们两个自从巨鹿之战反目成仇后,便水火不相融,从原本最亲密的两兄弟一下子变成了最仇恨的两个死对头。

当初陈余以试探的口气“假意”辞去兵权时,没想到张耳没等赵王点头,他就自作主张答应了,把陈余的兵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并美其名曰“天与不授,反受其害”,殊不知他“授”了之后,才是真正的反受其害。

就这样陈余和张耳决裂的开始。

后来项羽在“英雄大会”分封各大王时,唯劳苦功高的陈余(写信劝降章邯出了不少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分封,后来经人提醒项羽才给了陈余南皮三县来敷衍他。

而他的死对头张耳却被项羽封为常山王,这让他极为不平衡,于是在第一个扯反叛大旗田荣的主动友好的“秋波”暗示下,两人结为百年“秦晋”之交。

有了田荣的帮助,陈余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了。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对付令他仇恨的张耳。

那张耳眼见风声不对,立即脚底抹油,很好的实行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办法,并且在项羽和刘邦两个侯选人中,他最终听从部将的意建,选择了“仁义道德”的刘邦做为自己的保护伞。

从此,张耳恼怒陈余夺了他的地盘,这样一来,两人的个人恩怨进一步升级。

后来刘邦西进抵达洛阳,向各英雄发出《发使告诸侯书》时,声讨项羽逆杀义帝,陈余自然也免费收到一本书了。

当时陈余说叫他出兵相助是可以,但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杀了张耳。

人家信任自己而投靠到自己这里来,刘邦又怎么愿意杀了张耳呢?但为了陈余能发兵相助,刘邦捉磨来捉磨去,最后终于捉磨出一个好主意。为张耳找个替身。

送了一颗血肉模糊的假人头给张耳后,张耳信以为真,以为汉王杀了张耳,于是派了一部兵马随汉王攻去打彭城。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陈余的部下在和刘邦部下亲密接触时,知道了张耳假死的事,这样他盛怒之下彻底和汉王又决裂了。

顺便还要说一句,赵王赵歇一直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只要自己能当大王就行,对于张耳和陈余谁做自己的大臣,他满不在乎。张耳在时,赵国的一切权力都交给张耳,当张耳被陈余赶走赵地后,他便拜陈余为成安君,把一切生杀大权给了陈余。

陈余和刘邦决裂后。刘邦就不干了,他想,和我做对的魏王魏豹那么嚣张都自食其苦果了,你小子不服我是吧,那好,我就让你尝尝被彻底征服的滋味。

征服的事此次也离不开大将军韩信。

他此次又是率曹参、灌婴两员猛将出发了,一到赵地,首先便用“诱敌深入”之计将赵的大将(也是陈余最倚重的大将)夏说引入自己设好的包围圈内,全歼了他的部队。

首战告捷后,这下赵王急了,他令陈余全权负责前方的战事,调兵遣将的事可以自作主张不用请奏了。

当时赵国兵马也有二十多万,对前来进攻的汉军来说多很多。但问题是赵国只有陈余一个人支撑着。冲锋陷阵出谋划策都是他一个,打个不好听的比喻,陈余就是既当爹又当妈。这样的军队怎么能跟谋士大将数不胜数的汉军相比呢?

更何况陈余文没有超人之文,武又没有过人之武。

由此可见陈余虽然拥军二十万之众,却也是乌合之众,因此面对韩信的大兵压境,陈余很是犯愁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叫李左车的奇人异士出现在陈余面前,你不是愁手下没有好谋士吗?眼前这个便是啊。

李左车出场后,他首先分析了两军的形势:我军现在扎住的井陉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汉军要想来攻,就必须通过进井陉口前这条很狭窄的山路,这条山路车队不能通行,人马不能并行,行起军来肯定会连绵几百里,这样一来他们的粮草肯定会落在大部队后面,这便是他们的唯一破绽,这个破绽却是致命的。

然后,李左车也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接向陈余提出了精密的破敌之策,四个字:断粮、坚守。

断粮很简单,就是派人去切断汉军的粮草,让他们军队没有饭吃。(这一招很绝,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吃的意味着什么?)

坚持也很简单,就是坚清壁野,守在城里不出战。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汉军进退无路,不攻自败。

应该说李左车的计划相当完美,堪称精典。然而当时陈余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陈余光明磊落正直不阿,怎么能象刘邦那样使用这样的阴谋诡计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酒楼系统 冷宫皇后俏厨娘 我要做帝王 嫁个骑士斗恶龙 农明 日月当空 中华奋斗史 极品并肩王 狩猎大清 未来科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