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十二章:都是分封惹的祸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汉朝在今天的哪里),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度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偶,献花、收藏。。。。。。。。。。

-----------------------------------------------

(3)都是分封惹的祸

分封后,对大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高兴的,但也有人不满。

首先:第一个不满就是刘邦。

早在分封之前,就刘邦的问题,项羽和范增进了长达数次的专门研究和讨论。

范增认为,巴、蜀二郡道路艰峻,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让刘邦去那里,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名,又困住了刘邦这条蛟龙。

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建,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去了都会发愁的地方赶。

为了双保险,项羽听从范增的意建把汉中土地分割为雍(章邯)、塞(司马欣)、翟(董翳)三国,他们处在刘邦和项王之间,有意让他们在意外之时抵挡刘邦。

上次鸿门宴虽然项羽因为一时仁义放了刘邦,但看他的分封,还是说明他还是对刘邦有了足够的警惕和提防之心。

英雄大会刘邦虽然因故没能去亲自参加,但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听到了音讯。

刘邦又不是傻子,自然一看就知项羽的阴谋把戏了。一怒之下便要去找项羽拚命。

打仗本是武将的特长,刘邦的举动立即得到了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响应。关键时候萧何出面了。

他拦住刘邦,分析了当前局势和自身实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王(刘邦)根本就没有跟项羽抗衡的实力,现在跟人家打,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随后张良也出手了,他手一挥,无数金银珠宝便挥到了项伯面前。

项伯是怎样一个人,前面我们已经见识过了。

他收到好处,心想:反正这天下是我项氏的天下,哪个多分点哪个少分点,又有什么区别,还不是举手之劳。

项羽虽然凶暴,但对家族里的长老却是很尊重,面对项伯的求情,他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于是,项羽随后就把巴、蜀之外加封汉中郡给刘邦。

这样,刘邦的心里虽然还是不太情愿,却也稍稍得到一点平衡,暂时压住了就要爆发出来的火花。

其次:我们来说说楚怀王,NO,现在应该叫他义帝了,他也对分封的事很不满。

项羽把郴县那荒野凄凉之地给了义帝,本意上是让义帝从此归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的事。做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帝”。

义帝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代,怎么甘心一辈子就这样遁隐空林呢?但此时项羽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只能在哀声叹气中上路了。

由于不想早点到那荒野之地去,他游山玩水般拖拖拉拉,走一阵歇一脚,好几个月才走到了长江边。

“问君能有几多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义帝坐在船上,望着波澜壮阔的江水幽幽吟道。

正在他借景生情,由感而发时,船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群水贼。

水贼们二话不说,先砍了义帝的人头,然后再掠抢了他们的金银珠宝,扬长而去。

乍一看,这明明是打家劫舍的突发事件,但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些端疑来。

打劫就打劫,在人家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哪里会先杀了人再抢东西的呢?再说当时义帝落迫之极穿着粗糙打扮老土,只有几个誓死相随的便衣从人相随,那些水贼怎么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有钱的主呢?

很简单,这是一起有阴谋有计划假借抢劫的谋杀。

这一切都是九江王英布所干的。

后来英布投靠刘邦时,据其招拱,是项羽令他假扮成水贼,在义帝过河时干掉他。他当时刚被项羽新封为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只好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大逆之举。

项羽杀义帝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 当初确定西进入关中的人选时,他和汉王都要去,楚怀王却最终选定了刘邦,让他耿耿于怀。

二、 进入关中后,汉王自愿退出,咸阳让他,义帝却固执的坚持应该如约而行。谁先入关中谁就先为关中王。摆明和他做对。

三、给他一条生路,让他去郴县体验原始生态的生活,他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一幅很不心甘情愿的样子。既然给你生路你不要,那就只有一条和生路相反的路——死路了。(其实是怕夜长梦多)

后来,项羽指使英布暗杀义帝的事后被世人知道后,项羽的罪名又多了一条。

再次: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封了张耳为常山王,怎么陈余没有封王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耳和陈余当年是忘年交,自出道一来一直是形影不离,虽然后来两人因为巨鹿解围的事反目成仇。

但陈余在巨鹿之战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也有苦劳,他成功牵制了秦军,后又写出绝世佳信劝降章邯。最终使得章邯缴械投降项羽的革命大军。

现在张耳得到了分封,陈余却没有分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NBA:开局选择大姚当队友 倾颜盛世:极品娘子要翻天 北宋大忽悠 星河制霸者 嫡妻原配手札 大宋包三黑 食味生香 残王溺宠,惊世医妃 神医小萌妃:王爷,榻上跪 奋斗在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