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六十一章 文华殿上选士(六千字大章更新,求月票) (第2/4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夺命刺客),接着再看更方便。

谈到对策,则含糊其辞,虽然言词瑰丽,文采不凡,然而,通篇都没有说出什么实在的见解,就算有什么看法,也是人云亦云,毫无自己地特色。

这一份试卷则恰恰相反。

文采算不得了得,字句更是毫不出奇,没有波涛汹涌般地排比,也没有高低起伏的叠嶂。有地只是平淡到了极点地文字,以及一项一项的阐述,有关于怎样解决大明帝国财政匮乏的各种方法的阐述。

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收税,广开税源,无税不收。

最初瞧见这文,夏新权也甚为愤怒,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人。这文章毫无风骨可言,完全是赤裸裸的拍圣上的马屁。

谁都知道圣上喜欢收税,喜欢与民争利,这家伙便从经义出发。盛赞圣上的收税之举,认为这是千古明君的作为,而且,还在策论中大言不惭地表达了对圣上的不满,认为圣上只派内侍出宫收取矿税,此举甚是不妥,不仅矿税。就连那些商税也要大大地收起来,贩卖之辈需要收税,开办工厂之辈亦须收税,总而言之,此策论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股赤裸裸的铜臭味来。

在策论中,那名士子论述了收税的正当性。

他在文章中指出,大明朝的赋税来自于农税,然而,因为藩王勋贵。官僚士绅集团地扩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真正承担帝国赋税的自由民越来越少,他们的田地同样越来越少,于是,每一年的国家收入都在逐步下降。加上灾荒不断,国家又要大力赈灾,支出颇多,这就像做生意一样,进的钱少,出的钱多,自然要亏本了!

这个问题,还怎么解决呢?

官僚士绅乃是帝国的统治基石,自然是不能随便乱动地。如此。唯有扩大税源方是长久之计,他也拿做生意来打比方。若是生意人的进账多了,能够达到收支平衡,或是略有盈余,这便是一门好生意了。

在他看来,如今,北方灾荒不断,但是,江南之地却依旧富庶异常,江南的土地大多掌握在当地的士绅手中,因为土地不够,所以无法继续兼并,于是,这些士绅大多开办了工厂,店铺,以此来继续捞钱,然而,现在的朝廷却没有什么正式的商税,无法从法理上来收税,所以,他恳请圣上,希望能让内阁立法,公告天下,正式收取商税。

策论写到这里,已经非常过分了,然而,更过分的还在后面。

这个士子隐隐提到了海禁,说是海禁禁得了平民,却禁不得士绅,于是,沿海走私成风,如此,倒不如开放海禁,专门设立几个市舶司,由他们来负责征收赋税,这样一来,又是一大笔收

以上这些策论虽然让户部的那位官员感到震惊和愤怒,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他愤怒的地方。

在策论地后面,那位士子建议万历皇帝,以内侍,锦衣卫,再加上官员为基础,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收税的部门,由圣上亲自监管,这个部门独立对圣上负责,就连内阁也无权插上一脚,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三方监督,尽量避免贪腐的行为。

这段话一出,夏新权基本可以断定这份策论没有出头之日了。

那个部门若是真的建立,不仅户部被排斥在外,就连内阁也无权监管,如此,又怎能得到在座诸公的认可呢?

就算那人说得有理,就算他的办法可以缓解帝国财政地困难,就算这个专门部门可以建立,但是,这部门也必须由官僚集团控制,让那些内侍和锦衣卫加入其中,对文官们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侮辱啊!

殊为不智!

殊为不智啊!

夏新权忍不住摇了摇头,他认得这笔迹,这笔迹的主人曾经做过几份文章给他看,他认为对方是难得的少年老成之辈,不想,竟然激进如斯!

看走眼了啊!

要想解决国家的财政困难,这策论提出的建议或许是一个办法,若是让对黄白之物甚是喜爱的圣上老人家瞧见,或许会大为激赏,只是,这份策论多半没有进献到陛下眼中的那一天!

“末等!末等!”

一干官员皆高呼末等,夏新权自然也随波逐流,赞同了事。

虽然,这科出了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不过。其中也出现了不少英才,大部分人地策论中规中矩,却也有些人地策论才华横溢,精妙不凡,就算提到了自己地建议,也语多隐晦,不像头先那狂生大逆不道,让人难以接受。

这一日,众读卷官便完成了任务。拣了几份他们认为出类拔萃地策论送到了内阁大学士方从哲手中。

说起来,那份狂生的策论却是第一个得出名次的,从这点来说,这些一甲之选也是大大不如啊!

方从哲的侄子方文也参加了本科殿试。按理来说,方从哲该回避才是,不过,整个内阁只有他一人,他若是回避,又该让谁来决定一甲人选呢?

似乎交给任何一个人都不合适,所以。方从哲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当然,也有言官上疏弹劾他,不过,万历皇帝皆一一驳回,斥其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十七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宋世流芳 逆世草包嫡女:至尊萌妻 匈奴大帝 神医农女:王爷宠上瘾 无限之军事基地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丛林战神 游戏王之幻想之主 逆天魔妃七小姐:凤倾天下 快穿之天命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