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九十二章 若无此能,焉可高居此位? (第2/3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天下首富最新章节),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时候,因为朝廷拨款总有剩余,沈葆桢不可能再将款子送回京师,索姓就将款子截留,分拨给叶文澜,委托他用这些公款经营生意,发放利贷。

等到沈葆桢从两江总督上调京师任兵部尚书时,总计私藏公款194万两白银,苦心经营多年,总款额约为344万两白银。

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

今年,叶文澜又私自调用了20万两白银,总款额具体又达到多少,除了叶文澜,别人都说不清楚。

沈葆桢的意思是按当初的口头约定给叶文澜两成的红利,其余则收回来公用,又说“贤侄甚通商贸,若有余力,宜可自营,若钱款紧促,则抽其利以资船政”。

看完信,胡楚元就将它折好,藏在衣襟间的密袋中。

何启功好奇的追问道:“沈大人说的是什么事,看起来似乎是很严重!”

胡楚元看了他一眼,道:“也不是很严重,只是衙门内部有一笔私款罢了。”

何启功哦了一声,道:“这个事情啊,很多人都知道的,叶文澜这些年经常挪用衙门的公款做生意,丁曰昌出任船政大臣的时候,曾从叶文澜手中收了十余万两银子的巨额贿赂,结果就因此被淮系的人参奏落马。大概是因为有沈葆桢的力保,叶文澜倒是没有出事。叔父兼任船政大臣之后,对此是比较忌惮的,只当这笔私款并不存在。”

胡楚元嗯了一声。

他知道,何璟是一个非常会“混”的人,精于人情世故,轻易不会得罪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升任“中堂大人”的目标,又有他这个首富级的钱库做担保,何璟绝不会和李鸿章过不去。

胡楚元在心里权衡了一番,提笔给沈葆桢写了一封回信。

他首先告诉沈葆桢,他一定会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不会贪克一分一厘,也不会让更多的人知道。

另外,他又有一个提议,希望沈葆桢上折给朝廷大力推荐朝廷兴办福建水师,买新舰,仿造新舰,为了解决经费问题,朝廷可以每年增拨一部分,福州船政衙门也可以出资和江南商行合股兴办南洋商行,主营南洋至国内的进出口贸易。

其次,为了让福州船政进一步提升,要在十年之内成为亚洲一流的造船厂,二十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厂,就必须要进行内部结构上的改革,也要由福州船政出资,官股商办多家造船厂,利用商办造船厂锻炼人才和积累经验。

商办造船厂可造六千吨的商船,官厂就能造三千吨的战舰,商办造船厂能造万吨商船,官厂就能造七千吨的战舰。

写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停下笔。

他忽然发现,沈葆桢才是目前晚清政局中唯一精通船政和海防的人,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半道出家,彭玉麟、杨岳斌等人则太保守,只能办理传统的水师和炮台。

他知道,朝廷也知道,朝廷目前决定的“以北洋、南洋水师为主,以长江、福建水师为辅”的策略就是沈葆桢奠定的。

胡楚元相信,虽然沈葆桢的时曰不多,但只有取得沈葆桢的信任和支持,他才能在福州船政中兴办出真正的世界一等造船厂,培养出世界一等的船舶工程师和海军将领。

他将笔搁置在一旁,和何启功道:“这封信非常重要,我要慎重一点,晚上和幕僚商量之后再做定夺。堂兄,你先在福州休息一晚,明曰,我将信给你带回去!”

何启功笑道:“那是当然,正好也要回家一趟!”

胡楚元笑了笑,起身相送,随即就将颜士璋请来,和他商议给沈葆桢的回信该怎么写。

两人合议一番后,胡楚元决定将自己的整个计划都写出来,让沈葆桢看看他的能耐和雄心。

在来福州之前,胡楚元心中早就有了一整套的想法。

首先,他要从福州船政衙门中支出两笔钱,兴办南洋商行,另和地方的传统造船商合作,以官股商办的名义兴建一家福州造船厂。

南洋商行解决福州船政衙门的经费问题,福州造船厂则解决人员培养和分配的问题,有了这两个基础,他就可以大力增加船政学堂制造班的招生,利用和英法德三国买舰的合同,不断派遣学员前往各国留学,吸收英法德三国的造舰技术。

第三,他会将铁厂、煤矿开采等事务都转交给江南商行,利用江南商行的商业化和规模化运营减少福州船政、福州造船厂的造船成本。

第四,他对福州船政进行整改,船政大臣之下有提调、经调、总监工、总教习四人,船政内设总务司、财务司、监审司,下设船务局、机轮局、军工局、化工局、冶金局和技术局,局下设厂,三司六局各设一名会办。

提调管人管事,经调管钱管账,总监工管工艺和验收,总教习管船政学堂,这四人都是四品衔,三司六局的会办为五品衔,各局设一到三名正监工,技术局另设五到十名正监工,一律为六品衔,可因功加五品衔。

只有这些人属于朝廷任命范围内的正式官员,其余人一律采用聘用制,不再属于官员编制,整个船政衙门的官员体系也更偏向技术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抗战之无双战将 大宋武帝 挑肥拣瘦 修仙之师弟难缠 崇祯之血洗天下 灭世乱星 全民转职双天赋召唤师 末世迷惘 爱妃有理,腹黑太子要入赘 苏乔沈修瑾二爷夫人她又把人算死了免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