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六章遵义章 (第1/16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素书真正的精华),接着再看更方便。

注曰:遵而行之者,义也。王氏曰:“遵者,依奉也。义者,宜也。此章之内,

发明施仁、行义,赏善、罚恶,立事、成功道理。”

所谓“遵义”就是为人处世,成就功名事业必须遵循某些法则或者规律。本章从中国历史上总结了四十六种可能给自己带来灾祸的行为,内容简练,教育深刻,语言精彩。

原典

以明示下者暗。

注释

注曰:圣贤之道,内明外晦。惟不足于助者,以明

示下,乃其所以暗也。王氏曰:“才学虽高,不能修于德行;逞己聪明,恣

意行于奸狡,能责人之小过,不改自己之狂为,岂不暗者哉?”

解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很透彻、很清楚的确是聪明的,但也要给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留有余地。对自己,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对别人,这是大度和宽容。这样才可以服众。否则,就会导致对别人过度严格,也显得自己狭隘,反过来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做领导的切不可显得太聪明,要懂得大智若愚,内明外晦。聪明在于内心的澄澈,而不一定表现出来,也不能如此去要求下属,否则,人家就吓跑了。

同时,做领导的必须明白,自己再聪明能干,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也不能事必躬亲,

要相信大家,相信属下。

《吕氏春秋》说:做大官的不能管得太细,不能耍小聪

明,所以,高明的木匠不动斧子,真正的勇不是肉搏,高明的统帅也用不着杀伐。又说:不知而自以为知,是百祸之首。唐太宗谈到隋高祖杨坚的时候说:“他自己不是很明白,但喜欢什么都管,什么事情都怀疑、都自己做主,不给大臣权力,而大臣们日理万机,不可能都合他的意。群臣既然知道了他喜欢自己做决策,就只有全听他的,即使在执行上有什么差错,也不敢告诉他,这就是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举例

春秋时齐国的名相管仲病了,齐桓公认为鲍叔牙可以接替他做宰相,管仲认为不行。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去见鲍叔牙,说:“管仲做宰相,是你推荐的。现在管仲病了,桓公去问他谁可以接替他,他竟然说你当不了宰相,我真为你感到不平。”鲍叔牙笑着说:“我如果当了宰相,那还有你们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吗?”后来,桓公不听管仲的话,还是让鲍叔牙做了宰相,他果然就驱逐了易牙等桓公身边的小人。但桓公又离不开他们,又把他们召了回来,最终坏了朝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管仲比鲍叔牙高明多了,以他的洞察力不会看不出易牙等小人的坏处,但他采取了装糊涂的政治手段,不去招惹他们,但也能够驾驭他们,不致让小人坏了大事。

清朝末年,赵尔丰做四川总督。当时清朝政府下令,把

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人不服,派代表请愿。赵愤怒地斥责请

愿代表,并威胁他们要严厉查办,没想到招来更大的反抗,全四川都响应。后来,武昌起义成功,赵被杀。

春秋时晋国有个叫郤雍的人,他到集市上去,忽然指出一个人,说他是小偷,官府抓起来审问,果然是小偷。荀林父问他:“你怎么知道他是小偷呢?”郤雍说:“我观察他的眼神,他看见市场上的货物有贪婪之色,看见卖东西的人有惭愧之色,看到我来了,又有畏惧之色。”当时晋国闹饥荒,盗贼很多,就任命郤雍专门负责抓贼。大夫羊舌听说后说:“看见深渊里的鱼不祥,能够发现藏匿者有灾。一个人的眼睛,看不见所有的盗贼,郤雍死定了。”不到三天,郤雍偶然去郊外,盗贼数十人拥上来,杀了郤雍就逃

走了。

原典

有过不知者蔽。

注释

注曰:圣贤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形而悟;有过

不知,其愚蔽甚矣!王氏曰:“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

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坏忠良,苦害万民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

解释

只有圣人才没有过错,所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怎样对待错误。自己不知道有了错误的叫作“蔽”,就是自己封闭自己;而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还是不改的,叫作“愎”,所谓“刚愎自用”是也。

最聪明的人是看到别人的过失,引以为鉴,主动克服自身类似的不足;比较聪明的人是自己犯了错误能自觉反省改正;至于有了错误仍执迷不悟、一错到底的,那只有一败涂地了。

孔子说:喜欢仁而不喜欢学习,弊端是愚昧;喜欢满足于一知半解而不喜欢学习,弊端是轻浮;喜欢相信别人而不喜欢学习,弊端是闭塞;性格刚直而不喜欢学习,弊端是执拗;好勇而不好学习,弊端是容易冲动;性格刚猛而不好学

习,弊端是容易轻狂。

举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太平天梦 王的倾世独宠 唐朝美男子 杀手王妃16岁:绝色锋芒步惊华 忘忧侯:熹帝的偏执皇兄 谁允许他修仙的! 昏君 夜凉汝喜 帝尊霸宠:惊世废材九小姐 故明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