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小说网

第67章 父慈子笑 (第1/2页)

97小说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给老祖宗修坟),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史之乱当中还有许多人物缩影,都是整个大唐社会的映射。

天宝十三年,户部统计出来的天下户口有九百多万,人口是是五千两百多万;

等到了十年后,安史之乱结束一年多再次统计,户部查出来290多万户,人口数1690万。

两者之间差距3600多万。】

林书看到李世民以及许多玄宗之前的皇帝之前气得要过去,不再卖关子,生怕晚一步就是天人永隔。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夸张和不准确的。】

死三千多万人,谁都经不起这么死。

听的人也承受不住。

像是秦朝,他们整个国家都没人死的多,听着都骇人。

毕竟,相当于死了他们一国,比起被灭的六国都要恐怖。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安史之乱七年里面的出生率,动荡年代,起码在被战争波及的年代,孩童的出生率以及长成率都会锐减;

第二,前一次是在太平盛世,户部的调查数据相对准确,有参考价值,但后一次却是乱世后重建,户籍制度遭到破坏。

而且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政府对部分地区失去有效掌控,对吐蕃的战争也还在进行,导致统计的数据十分不准确。

第三,战乱当中很多人南迁,尤其是河北河南这些地区简直是重灾区,后面很多年都没有恢复过来。

人口减少只是安史之乱的一个危害而已,藩镇割据、剥削加重、社会动荡、边疆不稳……自此,大唐再也没有恢复过它的盛景。】

越听越气人。

甘露殿此刻已经躺下一大片,臣子也不讲究直接席地而坐,主要是气很了有些站不稳。

一个个年纪都不小,哪怕是天幕说没有那么夸张的数字,但他们明白,如此大的战乱,折损的人口一定不会是少数。

想到他们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养出来的人,被人七年之间嚯嚯的差不多,胸口梗着的那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可惜,现在陛下的这个重孙都没有影,不然…不然他们真得叫他好看。

百姓看得同样害怕,他们最怕什么?

不就是打仗嘛。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国家战局,可清楚知晓一旦到了战乱年代,人命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谁都能随意剥夺。

【说回到李隆基和李亨身上,唐朝的太子好似有什么魔咒一般,不,准确来说应当是各个朝代的太子都难登基。

之前提到过,李亨前面的兄长李瑛为太子,然后三兄弟同一天死翘翘,看李隆基处置太子的手段,就能窥见他对儿子的感情,淡薄又冷漠。

李亨登上太子后可谓是被打压到极致,当上太子的那些年李亨在朝廷上的存在感极弱,唯一比较多的记载还是两次‘离婚’。】

【第一次是李亨还是忠王时的王妃,出身韦氏。

李亨的好友在边关打仗回来得知李林甫针对太子,便在面见李隆基的时候告状,但很可惜,本身李林甫在朝堂上对太子的挤兑打压就是李隆基的默许。

但李林甫显然不会如此放过他啊,先是告状李亨的好友不该和太子妃的大哥私下见面,说两人又不臣之心,这对于经历过多次政变的李隆基可是大敏感啊。

李隆基将两人都贬官,然后送人头的继续上。

韦氏的兄长被贬,家里的两个弟弟那就是直接莽啊,跑到李隆基面前说要自证,姐夫李亨还能当证人。

当时李亨直接请求和离,壮士断腕。】

只能说,他很了解他爹是什么样的人,可惜,连两个猪队友的小舅子都能在史书留下名字,而韦氏这位和离的太子妃,从始至终有姓无名。

旁人听着一言难尽,真是,两父子都不知道该叫人说什么。

这太子当得可真是憋屈。

【后面则是一位姓杜的良娣,手段有所出入,但结果大差不差。

李林甫对李亨那真是毫不错眼,李亨要做的不是如何当好太子,而是保全自己,毕竟兄长的血还没洗干净。

安史之乱既是死机也是生机,李隆基的权威在这次动乱当中破灭,之后被尊为太上皇,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不过,大唐还真是挺有趣的,太上皇的数量很喜人,李隆基他爹也是被尊为太上皇,风水轮流转啊。】

李世民听到天幕调侃根本没有办法有多余的情绪,他现在脑袋里全是大唐的百姓、臣子。

可听到太上皇的名头,还是忍不住想到他这还有一位下来不久的。

有点明白之前天幕说他开了个‘好头’,所谓的父慈子孝,肯定不是他以为的那样。

【李隆基和李亨这边上演着父慈子孝的时候,安禄山那边同样不消停。

安禄山取得洛阳之后便称大燕皇帝,然后第二年就被他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继位称帝。

之后,叛军那边就玩起来消消乐。

史思明拥强兵,自然不愿意屈居人之下,又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在死神游戏里霸凌BOSS 白狐保家仙 快穿:穿成炮灰后被反派觊觎了 王妃一身反骨,专给王爷添堵 原神,魔神战争启动 陪葬陪麻了!死3次后我成功死遁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好邻居日记:简·萨默斯日记I 震惊!太子妃她会读心术 组团儿异界去旅游之三圣尊传说